5 . 5 . 5 凝结时间差测定:
凝结时间差按式( 5 )计算:
△ T = T t — T c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( 5 )
式中:△ T ——凝结时间之差,单位为分钟( min );
T t ——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,单位为分钟( min );
T c ——基准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,单位为分钟( min )。
凝结时间采用贯入阻力仪测定,仪器精度为 10N ,凝结时间测定方法如下:
将混凝土拌合物用 5 ㎜(圆孔筛)振动筛筛出砂浆,拌匀后装入上口内径为 160 ㎜,下口内径为 150 ㎜,净高 150 ㎜的刚性不渗水的金属圆筒,试样表面应略低于筒口,用振动台振实(约 3s ~ 5s ),置于( 20 ± 2 )℃的环境中,容器加盖。一般基准混凝土在成型后 3h ~ 4h ,掺早强剂的在成型后 1h ~ 2h ,掺缓凝剂的在成型后 4h ~ 6h 开始测定,以后每 0.5h 或 1 h 测定一次,但在临近初、终凝时,可以缩短测定间隔时间。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,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 2 倍,但至少不小于 15 ㎜,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 25 ㎜。测定初凝时间用截面积为 100 ㎜ 2 的试针,测定终凝时间用 20 ㎜ 2 的试针。
测试时,将砂浆试样筒置入阻力仪上,测针端部与砂浆表面接触,然后在( 10 ± 2 ) S 内均匀地使测针贯入砂浆( 25 ± 2 )㎜深度。记录贯入阻力,精确至 10N ,记录测量时间,精确至 1min 。贯入阻力按式( 6 )计算:
R = |
P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( 6 ) |
A |
式中: R —— 贯入阻力值,单位为兆帕( MPa );
P ——贯入深度达 25 ㎜时所需的净压力,单位为牛顿( N );
A ——贯入仪试针的截面积,单位为平方毫米(㎜ 2 )。
根据计算结果,以贯入阻力值为纵坐标,测试时间为横坐标,绘制贯入阻力值与时间关系曲线,求出贯入阻力值达 3.5MPa 时,对应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;及贯入阻力值达 28MPa 时,对应的时间作为终凝时间。从水泥与水接触时开始计算凝结时间。
试验时,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,凝结时间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。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 30min 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,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凝结时间。若两测值与中间值之差的均超过 30min 时,该组试验结果无效,则应重做。
5 . 5 . 6 坍落度和含气量经时变化
将按照 5 . 3 搅拌的混凝土留下足够坍落度和含气量试验数量,并装入用湿布擦过的试样筒内,静止至 1 小时 ( 从加水搅拌时开始计算 ) ,然后倒出,在铁板上用铁锹翻拌数次均匀后,再按照坍落度和含气量测定方法测定坍落度和含气量,计算出机时和 1 小时之后坍落度和含气量之差值,即得到坍落度和含气量的经时变化。
坍落度和含气量经时变化按式 (7) 和式 (8) 计算:
△ S1= S1 6 0 - S1 0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7)
△ A = A 6 0 - A 0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8)
式中:△ S1 ——坍落度经时变化,单位为毫米 (mm) ;
S1 60 ——凝土加水搅拌, 1 小时后测得的坍落度,单位为毫米 (mm) ;
S1 0 ——混凝土加水搅拌,出机时测得的坍落度,单位为毫米 (mm) :
△ A ——含气量经时变化,用百分数表示 ( % ) :